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以無人物流為代表的智慧物流提前得到應用。
從上半年開始,多部委陸續發布政策,加速推進新基建,這為相關物流基礎設施的加快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機會。相關上市公司也迎來了新的投資風口,尤其是冷鏈物流與智慧物流領域。
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至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冷鏈物流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將會達到4700億元的市場規模。
政策重點扶持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實施意見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并加快發展智慧物流?!锻ㄖ分攸c聚焦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尤其是冷鏈物流基地)與智慧物流的發展。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其中智慧物流屬于融合基礎設施的一部分,而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表示,當前,國內的交通線路與功能設施發展已經較為完善,但是信息和通信線路以及專業設施仍有待進一步發展,預計相關發展將進一步提速。其中冷鏈物流相關建設值得關注。
一方面隨著大眾消費觀念的轉變和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冷鏈物流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到2020年將會達到4700億元的市場規模。另一方面,《通知》明確提出要布局建設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有針對性補齊城鄉冷鏈物流設施短板,整合冷鏈物流以及農產品生產、流通資源,提高冷鏈物流規?;?、集約化、組織化、網絡化水平,降低冷鏈物流成本。
國家發改委也表示將會同有關方面,統籌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支持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范圍內的公益性、基礎性項目建設,加快補齊功能性設施短板,促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互聯成網,今年將重點支持肉類冷鏈設施建設。同時結合今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建設工作情況,研究制定“十四五”期間工作方案,統籌謀劃好后幾個年度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國內多個城市也發布了加速打造冷鏈物流基地的規劃。比如天津提出將建設成為京津冀地區冷鏈物流供應核心與基地,建設成為中國北方國際冷鏈物流基地,環渤海地區的國際凍品交易中心,高效配置全球凍頂資源的東北亞樞紐,以及“一帶一路”重要的冷鏈物流核心城市。目前天津市規模以上冷庫42座,總投資63億元,總建筑面積125萬多平方米,總建筑容積300多平方米,有效倉儲庫容140多萬噸,總體營業收入超過40億元,物流流通加工場地達到了8萬平方米。
廣東省則出臺《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建設總體方案》,目標到2022年,骨干網運營管理的冷庫容量達到160萬噸左右,新增冷藏車2000輛以上、移動預冷裝置1000臺以上。按照建設總體規劃,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在3年內將完成總投資170億元。
此外,《通知》還提到要加快發展智慧物流,積極推進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建設,加快貨物管理、運輸服務、場站設施等數字化升級。推進新興技術和智能化設備應用,提高倉儲、運輸、分撥配送等物流環節的自動化、智慧化水平。
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提升整個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包括自動駕駛、自動裝卸堆存、無人配送應用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2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約為1200億元,至2018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增長突破4000億元,達到407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2.58%。預計到2020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至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
多家公司布局冷鏈物流
我國冷鏈物流面臨著技術受限、成本較高、標準化建設滯后等問題,在中國競爭激烈的物流市場中,冷鏈物流一直是門檻較高的藍海市場。
冷鏈物流需求較大的領域主要有醫藥、冷飲、乳制品、生鮮農產品等,由于新零售對包括冷鏈運輸在內的供應鏈體系有極大依賴,目前,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電商巨頭和不少快遞企業都在加大對冷鏈市場的布局,而順豐控股(002352.SZ)則已先行一步。
據記者了解,在從快遞公司向一站式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拓展的過程中,冷鏈物流是順豐重點發力的板塊之一。早在2014年11月,順豐就成立了冷運事業部,2017年8月又宣布募集的80億元配套資金定向增發,其中有7.18億元將用于冷運車輛與溫控設備的采購,包括冷鏈運輸車輛和EPP溫控箱。
2018年,順豐控股還與美國夏暉公司宣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新夏暉,經營夏暉公司在中國已有的部分業務——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供應鏈及物流業務(包括國內貨運管理),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及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其中順豐是新夏暉的控股股東。
“冷鏈在國外發展較為成熟,在國內屬于新興產業,通過與夏暉成立合資公司,順豐可以借鑒國外專業的冷鏈技術和管理方法,少走彎路?!笨爝f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指出。
最近兩年,冷鏈物流對順豐控股的業績貢獻也逐年提高。據2020年半年報,公司的冷運業務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7.8%,食品冷運B2C業務增長超預期,因疫情期間防疫醫療物資運輸需求激增,醫藥冷鏈物流業務更是實現高速增長,收入增長實現翻番。
其他上市快遞企業中,申通快遞(002468.SZ)已成立了上海申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冷藏、冷凍倉儲并提供冷鏈當日配、次日配、隔日配等供應鏈服務。
圓通速遞(600233.SH)推出圓通冷運,通過“三大核心科技”+“六大服務標準”打造“鮮倉”、“鮮運”、“鮮配”一站式冷鏈配送服務體系。
德邦快遞(603056.SH)則從今年開始發力西北生鮮市場,以大量運力、人力、物力資源搶先投入重點布局,采用空運直發、全程冷鏈直發、空陸聯運、多倉發貨等模式,目前已實現省內24小時送達,全國48小時到72小時送達,北京、上海、武漢、南京、鄭州、西安、成都等地空運隔日即可到達。
徐勇認為,隨著消費升級,冷鏈物流未來在我國將占有很大市場,但目前市場仍處于百舸爭流的初始期,未來3~5年或將出現巨頭競爭格局。
誰將受益智慧物流投資
除了冷鏈物流,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家上市公司也在加快智慧物流布局,這方面主要有應用方和設備提供方兩個層面。
對于應用方的快遞物流企業來說,智慧物流建設主要聚焦自動分揀,無人倉、無人機等領域。
比如圓通速遞與菜鳥聯合建設的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就在圓通杭州轉運中心中,350臺機器人晝夜作業,每天可分揀超50萬包裹。
多家上市快遞公司對記者介紹,目前投資智慧物流領域的設備,主要還是為了降本增效。傳統的物流鏈路很長,環節又多,包裹發出去了,物流信息經常是脫節的,沒辦法實時跟蹤包裹,商家和消費者都只能等待,通過自動分揀設備的上馬和大數據的應用,這些年哪怕是“雙11”,物流速度也快起來了,爆倉越來越難聽到,這就與智慧物流所涉及的很多數據分析和預測有關,可以精確到這條線路可能有多少單量、備多少輛車。
“過去是體力勞動為主,現在則是自動分揀設備做主力?!敝袊爝f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康表示,目前全國各地很多物流企業都在上馬無人倉,其中機器人、機械臂是標配,這為提高分揀效率、降低成本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撐。
此外,快遞物流企業在智慧物流領域的投入,還聚焦無人機層面。
今年8月,順豐控股的一架大型無人機從寧夏起飛,近一個小時后飛機抵達內蒙古目的地機場。這標志著順豐大型無人機基于業務場景下,首次載貨飛行取得了圓滿成功,也是國內首次將大型無人機用于物流場景。
據了解,當天試運營的大型無人機為順豐聯合航天電子(600879.SH)研發的FH-98,最大起飛重量達到5.25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無人機之一,具有適合貨運的大業載和大貨艙。
順豐于2017年成立子公司豐鳥航空,全面負責大型無人機,并于2020年獲得重慶兩江航投集團的戰略投資。目前,豐鳥航空已成功獲批9條航線用于科研試飛和業務測試。
此前,順豐控股就已經通過末端配送的小型無人機小試牛刀。通過“會飛的快遞員”,成功為甘孜松茸、溫州楊梅等多個農業項目的采摘運輸注入巨大勢能;尤其是在疫情特殊時期,順豐無人機運營32天,飛行超3000架次,飛行里程近13000公里,運送超11噸物資,為物資運輸保駕護航發揮了巨大作用。
據公司規劃,順豐將著力構建“大型有人運輸機+大型支線無人機+末端投送無人機”三段式航空運輸網絡,未來大型無人機在物流場景下的應用將打通國內干線與支線的航空物流新通道,有效解決偏遠地區物流運輸不便、運輸效能低下等問題。
除了順豐控股,圓通速遞牽頭的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也聯合天機智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采用6軸MQ6多旋翼無人機,在重慶市武隆區土坎鎮運用無人機技術完成了快遞在山區的末端派送。和傳統的派送時間相比,在武隆使用無人機進行投送縮短了50%的寄遞時間,節省六成的物流派送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快遞物流企業作為智慧物流的應用方,相關技術也需要更專業的外部企業來支持,這也給提供智慧物流相關設備,技術和解決方案的上市公司帶來的更大的市場機會。
比如今天國際(300532.SZ)主要為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智能生產線和物流系統的一體化服務,下游行業主要分布在煙草、新能源、汽車、冷鏈等。
諾力股份(603611.SH)一季度凈利潤逆勢增長,公司的業務收入構成中,智能制造裝備業務和智慧物流系統業務分別為3.85億元和6.58億元,智慧物流系統業務收入第一次超過智能制造裝備業務的收入。
此前,倉儲物流車輛及設備是公司的傳統業務,2016年收購無錫中鼎切入倉儲物流集成業務領域后,近年來業務保持快速增長,2019年公司的智慧物流系統集成業務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83.6%。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錢建江表示,2020年國內智能物流系統集成市場規模將接近1400億元,年均復合增速在20%以上,市場空間大。諾力股份具有跨行業綜合服務能力,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累計完成相關物流系統工程案例超過1700個,擁有無錫中鼎、法國Savoye、上海諾力三個生產運營基地。同時公司的在手訂單充足,可以保證公司未來成長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