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制冷系統的計算,首先必須得了解用戶的需求,否則一切都是假設前提下,我們做的方案能得到用戶的認可的可能性很小,即使用戶不懂,前期方案可以應付,但是將來使用時很難驗收或者用戶用起來很不流暢。
用戶意見表:
除以上問題以外,需更進一步細化的問題還有:
1、使用季節:全年使用還是某個季節使用?
2、工作時間:比如全天自動啟停或者白天停機,晚上波谷電價時開機?
3、冷庫內溫度精度要求如何?
4、每一次進貨量和進貨頻率如何?
5、進貨后降溫時間有沒有具體要求?
6、冷庫進出貨頻繁與否?
7、庫內是否有人長期工作?
8、有沒有其他用電或發熱設備?
9、冷庫每個面尤其冷庫門外側的環境溫度?
10、保溫層的形式、結構、具體材料厚度如何?
當然,問題問得越具體,越顯示你的專業度,將來出現變數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客戶不懂,你可以給用戶你的意見,并且最好主要問題得到用戶認可以后再做方案。
以上制冷計算書是我個人的一點兒經驗。每個人也許不完全一樣,但大致內容應該差不多。
1、首先確定保溫層厚度,通常我的經驗:
20°以上的空間可以沒有保溫層,
10-20°的空間50mm,
-5-10°的空間100mm,
-18°左右的空間150mm ,
-35°左右的空間200mm,
-60°左右的空間300-400mm,
以上冷庫外溫度按照常溫,如果庫中庫或地下冷庫,保溫層厚度可以再小一些。
其次,貨物的耗能量:在進貨量和降溫時間已知的條件下,主要難點在貨物的焓差。如果無法得知某些貨物的焓差??梢哉遗c其含水量相近的貨物來替代。
2、保溫層的滲入熱:
計算完成后,通常結果要考慮一倍的余量,主要是考慮庫板內部結構,如果冷橋少,余量可以偏小,如果冷橋較重,還要偏大一點(冷橋主要是由保溫層內部的結構件,庫板接縫,吊架,支架等所有連接冷庫內外的導熱體產生的)。
3、操作熱:包括換氣產生的,用電設備產生的和人體產生的:
換氣產生的跟庫容大小有關,庫容越大,換氣次數越少,庫容越小,換氣次數越大。
注意:
換氣次數是指每一次換氣將冷庫內空氣全部更換一新,并非開門一次。
照明熱是指冷庫內所有用電設備全天工作時間的平均值。
制冷工況說明:
對于絕大部分的冷庫來說,空庫降溫只有在新庫剛開始投入使用時發生一次,以后幾乎不會再出現,所以設計時可以不做重點考慮,但調試時有些參考價值;
裝載后降溫通常是所有冷庫負荷最大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選擇壓縮機時以此為選型依據。
維持工況是指冷庫內溫度達到要求,貨物不進不出,對很多冷庫而言也算是一種常態。雖然對壓縮機選型影響不大。但是選擇壓縮機數量時需考慮壓縮機啟停頻繁度:選型時機組數量少,壓縮機功率大,制冷系統長期低負荷運行時,容易造成壓縮機頻繁啟停;選型時機組數量過多,控制和生產難度加大,造價偏高。
作者:制冷吧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0200399
來源:知乎(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