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以 3HP 家用空調風冷冷凝器的優化設計,來講解下利用 CoilDesigner在換熱器優化設計上的運用;
原 3HP 家用空調風冷冷凝器設計如下:這是筆者幾年前做家用空調研發設計的時候,設計的一套 3HP 風冷冷凝器,圖紙如下:
構參數:換熱管長 806mm,翅片間距 1.8mm,翅片厚度為 0.14mm,2 排 32管,排間距 21.65mm,管間距 25mm;
冷媒側:R410A 制冷劑,冷凝溫度為 50℃;
壓縮機:谷輪 ZP36KSE-TF,
冷凝熱負荷為 10.95KW,制冷劑流量約為 208.6kg/h。
空氣側:進風干球/相對濕度為 35/39.8%;風機選型風速為 3.2m/s;
通過軟件,我們按照圖紙設計換熱器的管排數,尺寸,做流路設計;
輸入進口參數,得到如下的計算結果:
但是實際上,優于我們的冷凝風扇是按照在換熱器的中間位置,所以整個換熱器的迎風面的風速并不是每個地方都是 3.2m/s,我們需要根據實際的風速分布來調整;
關于這個風速分布的模型,我們可以通過實際的測試來記錄每個點的風速,也可以利用 CFD 仿真軟件來進行模擬風速的分布,由于這個是筆者實際設計的東西,當時是做了一個風速分布的實際測試,我們直接導入這些數據到CoilDesigner 中,如下:
導入我們的風速數據,如下操作:
選擇只導入風速數據:
得到如下結果:
我們再點擊運行,得到如下數據:
比之前的換熱量有了一些下降。
我們摳出一些關鍵參數:換熱量,制冷劑充注量,過冷度,價格等參數,做成以下的表格:
這些參數都是換熱器優化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換熱器制冷劑充注量直接影響了這個系統制冷劑的充注量,價格直接就影響了換熱器的成本。
從表格中我們能發現,換熱量比我們需求值大了 1KW 左右;但是過冷度在
13℃了,已經有很大的過冷度,我們可以考慮把換熱器設計中的過冷管路取消
掉;直接當做換熱盤管來用;
重新繪制下流路,由于換熱器最上端和最下端的兩個流路的風速較低,換熱量相對較小一點,所以我們把原先做過冷管路的兩路,分別加在最上端和最下端的流路:
輸入進口參數:
得到最終結果:
再把換熱量,制冷劑充注量,過冷度,價格等參數對比優化前,做成以下的表格:
從上述的數據,我們依然發現過冷度還是有點大;
此時我們也發現每路流路出口的過冷度也很低;
液態制冷劑占據我們換熱器的容積比也在 37%,絕對的偏大很多了。
說明我們的換熱器設計上還是有點偏大;我們考慮把換熱管長縮短到 650mm,看下效果;
熱量>10.9KW,滿足需求,但是我們的制冷劑充注量減少了 0.6Kg,換熱器的價格降低到了 359.6,成本直接少了 20%左右。這次優化還是很有效果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END
作者:制冷仿真探索者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32508980
來源:知乎(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