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伴隨著整體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群體、消費理念以及消費方式等方面,進入到全新階段的消費狀態。
生鮮電商,在近兩年發展迅速,并成為新消費的主戰場,生鮮冷鏈這一物流細分行業也隨著生鮮電商的發展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的助力。
新零售
依托寬帶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和移動支付,將原來在傳統零售過程中的必須同時同場完成的交互交易交付,實現了空間上和時間上的拆分,并根據消費者的各種標簽,更有針對性地向消費者推送相應的商品信息,從而更精準高效低成本的實現銷售,物流行業在新零售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完成商品的交付。
新流通
伴隨著生鮮電商等領域發展,冷鏈物流環節也得到了跨步式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對于冷鏈物流環節提出了更高的運作要求;
終端消費者對于“新鮮、安全”的核心訴求,進一步催促冷鏈物流全環節加快貨品周轉效率、增強全鏈監控追溯能力、提升物流活性。進一步優化周轉環節,實現供應鏈結構合理調整,提升物流效率。
新物流
冷鏈物流行業環境持續優化。2020年7月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了首批1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的名單;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物聯冷鏈委等單位共同起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冷鏈物流首個強制性國家標準將于2021年3月11日正式實施。
自貿區港政策進一步深化。2013年9月29日,國務院在上海浦東設立了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自貿區港在運作當中不斷發展變革,截止目前全國已經設立有多個自貿區港支持進出口業務開展;海南自貿區試驗,著重于自貿港建設,以全島為轄區,在此基礎上,伴隨著原產地規則的穩步推進,進一步深化國際貿易的自由度,促進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助力冷鏈物流再發展。新基建如今已成為一個最熱絡的經濟新名詞,各行各業都已將其作為行業轉型升級一個新的驅動器;冷鏈物流的新基建建設,將進一步推動目前冷鏈物流的能力提升以及升級建設。政策性的支持,將給冷鏈物流的發展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新技術
我國冷鏈物流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冷鏈物流已經逐漸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動化方向轉型升級,絕大多是企業都會有大筆資金投放在冷鏈物流技術方面,今后科技將代替人工,為冷鏈物流賦予更高的價值。
新物種
中國冷鏈行業發展較晚,在助力冷鏈產業發展的道路上,仍有很多領域方向有待開發。